“為了找一個修車攤,我推著輪胎變形的自行車走了兩公里,從錢江路一路打聽到沙地路的這家店,真不容易!”站在小小的修車攤前,72歲的張法水一邊擦著額頭上的雨水一邊說。而他的身旁,52歲的修車師傅方權蹲在地上擰著螺絲。
張法水的自行車陪他走過了二十多年,退休前在農場上班的他,一直騎著這輛永久牌自行車穿梭在農場和家之間,這輛車陪著他走過不少地方。“這輛車我舍不得丟,雖然很舊了,但我是會騎著它在附近逛逛。”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補胎、修傘、磨刀、裁衣服、配鑰匙等生活服務依然有著不小的需求,然而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原本隨處可見的小修小補手藝人變得難以尋覓,修傘、磨刀、修鞋子等原本出門即可完成的事,變成一件要出門碰運氣才能完成的難事。
如今,小修小補行業(yè)逐漸淡出人們視野,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出現(xiàn),4月21日,《人民日報》5版刊發(fā)名為《為“小修小補”服務留空間》的文章,其中就提到,城市應當為修拉鏈、配鑰匙、釘鞋掌等“小修小補”的手藝活和維修點留空間,給群眾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3月1日,國新辦舉行的“堅持穩(wěn)字當頭推動商務高質量發(fā)展”新聞發(fā)布會上,也提到要加快建設便利居民生活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這意味著,居民將在家周圍15分鐘路程的地方完成各種生活所需的服務。
“小修小補”看似并不起眼,但在人們的生活中卻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修一補總關情,為給城市留住一抹煙火氣,如何規(guī)范有序引導“小修小補”服務業(yè),為“小修小補”撐把傘,正成為各個城市都在尋找的必破之題。
A 攤點難支,手藝人逐漸改行
昨天一早,56歲的補鞋匠湯芬背著日夜相伴的行囊拐入新杭派服飾城旁的小弄里,在小弄的深處,一個經(jīng)營了二十多年的修鞋攤前已經(jīng)有客人撐著傘在等待。
湯芬的老家在安徽,三十多歲時就和老公一起留在了杭州,閑不下來的她就在這小小的巷子里搭起了自己的修鞋攤。“當時新杭派服飾城的這幢樓叫做杭派鞋城,不少人在市場里買了鞋,就找到我釘鞋掌,那時候可真熱鬧啊。”時光流逝,杭派鞋城變成了新杭派服飾城,湯芬的生意也從為新鞋釘鞋掌變成了為舊鞋“續(xù)命”。
在這條小弄里,湯芬修補了無數(shù)人的鞋幫子,也支撐起了自己的生活和兩個兒子的大學夢,如今已56歲的她每天支攤只是為了割舍不斷的鄰里情。“畢竟也在這里這么多年了,周圍老鄰居大家都很熟的,誰家有需要修鞋的都會找到我這里來,我要是不擺攤了他們還得另外去找地方,現(xiàn)在大家沒事還能坐一起聊聊天,都已經(jīng)成習慣了呀。”
兒子已經(jīng)自立,自己也已拿到退休金的湯芬無疑是修補手藝人中幸運的一個。她坦言,自己周邊同時代的修鞋手藝人都逐漸凋零,有的回了老家謀生,有的則另尋行當。“他們和我不一樣,有些人的子女還在讀書,生活壓力很大。換行當是不得已的事。”
讓小修小補的手藝人變得越來越少的原因,除了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之外,也與人們的消費觀念變化有關。“現(xiàn)在的年輕人購物都在網(wǎng)上,鞋子壞了就扔掉,很少有人會來找地方修補了,時代不同了。”
B 城市生活,仍需小修小補
湯芬的擔心并不是多慮,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服裝、家電不再是縫縫補補,而是以舊換新。小修小補服務攤點的消費群體日益萎縮。
對于1996年出生的孫菲菲來說,小修小補是很少經(jīng)歷的消費場景。“我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網(wǎng)購的,每個季度都會更新,補衣服、修鞋子從來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
市民喻女士也坦言,不太清楚附近小修小補攤位的地址。“我們平時也沒有修補的需求,東西壞了舊了就換新的。實在有衣服需要修改一下的,平時去逛商場的時候順便就在商場的服務點裁剪一下,也很方便的?,F(xiàn)在大多年輕人都不需要這些小修小補,所以對我們而言影響并不大。”
然而,當湯芬坐在小馬扎上和老顧客聊著過往,自嘲即將洗手不干時,依然有相當一部分市民用慣了老物件,不忍心拋棄,修補小物件不僅是出于節(jié)儉,更是為了懷念。
家住西湖區(qū)的王阿姨自從搬家之后,越來越覺得生活不如從前便利。“以前我們小區(qū)附近有很多修自行車、修鞋這種服務攤點的,價格合理,師傅的手藝和服務都很好,打個氣、換個輪胎,都很方便,附近居民有需要都去那里?,F(xiàn)在搬到這邊之后,雖然是新建的小區(qū),環(huán)境確實比以前好了,附近也都是新開發(fā)的區(qū)域,但是周邊缺少小修小補的服務攤點,鞋沒地修,自行車壞了也沒處修,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修電動車的,人家還不愿意修自行車。”小修小補攤點難尋,給王阿姨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同樣為此頭痛不已的,還有項先生。他說,老父親的自行車輪胎壞了,附近找不到修自行車的服務點,他只能一路推著自行車找了兩公里,只為找到師傅維修這輛自行車。“沒辦法的呀,老人家騎了多少年了,哪里舍得扔啊,維修的錢夠買一輛新車也要給他修的。”
實際上,豈止是修鞋修自行車,修改衣服、修傘、配鑰匙、磨刀……這些都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修理需求。雖然不起眼,但缺少了這些服務,不僅給市民生活造成了不便,還給市民增加了本可避免的生活支出,一些物件本可以在修修補補之后繼續(xù)使用,卻因為得不到維修而只能遺憾棄之,更是與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宗旨和理念背道而馳。(每滿記者/商報記者 朱光函 實習記者 吳金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