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最基本問題,是中西文化差異的焦點,同時也是中國哲學與詩學之間所構(gòu)成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的基本特性。
2、“天人合一”的含義究竟如何呢?學界對“天人合一”的理解可謂是眾說紛紜,目前尚無定論。
(相關(guān)資料圖)
3、分歧的焦點在于兩個基本方面:一個是如何理解“天人合一”的“天”,再一個是“天”與“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
4、關(guān)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馮友蘭先生認為主要有五種含義。
5、第一種是“物質(zhì)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見的蒼蒼者與地相對的天,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天空。
6、 第二種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說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
7、第三種是“命運之天”,就是指舊社會中所謂運氣。
8、第四種是“自然之天”,就是指唯物主義哲學家所謂自然。
9、第五種是“義理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指唯心主義哲學家所虛構(gòu)的宇宙的道德法則。
10、(1) 這五種含義中最基本的不外乎兩個方面:自然方面的“天”和精神領域的“天”。
11、前者是基礎,對后者起決定作用,但是后者(精神領域的“天”)一旦生成又可對前者進行意義建構(gòu),使自然的無生命無情感的“天”獲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12、這里的“天”實際上就是“人”,是“人”的一種外在化或?qū)ο蠡问健?/p>
13、再關(guān)于“天”與“人”究竟是如何“合一”的。
14、對此,張岱年先生進行了梳理,認為“中國哲學中所謂天人合一,有二意謂:一天人本來合一,二天人應歸合一”。
15、“關(guān)于天人本來合一,有二說:一天人相通,二天人相類。
16、所謂天人相通,如解析之,其意義可分為兩層。
17、第一層意義,是認為天和人不是相對待之二物,而乃一息息相通之整體,其間實無判隔。
18、第二層意義,是認為天是人倫道德之本原,人倫道德原出於天。
19、在今觀之,在天為根本的,自一意義言,亦是在人為根本的,因人為自然中之一物。
20、然自另一意義言,所謂人性,常指人之所以異於非人者,即人與他類物不同者;而人與他物相同的,雖為根本,亦不含於所謂人性之中。
21、以此義言,人固以自然為根本,而人性乃是后起之特殊的性質(zhì),非即是普遍的天道。
22、將天道與人性合而為一,表面上似將天道說為人性,而實際乃是將人性說為天道,即將人倫義理說為宇宙之主宰原則。
23、這就陷于擬人的錯誤。
24、”“天人相類之意義,亦可析為兩方面。
25、一,天人形體相類,此實附會之談。
26、二,天人性質(zhì)相類,此義與天人相同論之天道人性為一之說相似,實際上亦是將人倫道德說為天道。
27、”(2)張先生這里的分析是很具合理性的,也是很精彩的。
28、簡單地說就是:天“合”向人或人“合”向天兩種方式。
29、由此看來,“天人合一”是一個十分麻煩的問題,在此我們不可能深究。
30、只好從最普通的意義上去理解和把握。
31、我們認為,“天”、“人”的含義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
32、一是從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看,就相當于主觀與客觀、精神與物質(zhì)或意識與存在等之間的關(guān)系;二是從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言,就類似于個體與群體、感性與理性或私欲與公德等之間的關(guān)系。
33、進而言之,“天人合一”在這里就被界限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觀與客觀、感性與理性等的和諧統(tǒng)一關(guān)系,是人在社會實踐中所獲得的一種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過程中的特殊精神境界或狀態(tài)。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