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美食 >

鄉(xiāng)愁里的中秋味道 上海:芋艿燒鴨不能少

2021-09-17 10:21:50 來源:中國食品報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到中秋月圓時,鄉(xiāng)愁便滿溢而出,灑向每個異鄉(xiāng)的角落。一個人,無論走多遠,都走不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一個人,即使再匆忙,都不會忘記家鄉(xiāng)的味道。

鄉(xiāng)愁里的中秋味道是什么?思鄉(xiāng)之人可能聞到是一抹豬油香味,是熗炒辣椒的刺鼻味道,抑或自來紅月餅的香甜滋味……或許忽然被這股熟悉的味道拉回兒時的中秋節(jié),眼前浮現(xiàn)出媽媽做菜、一家人團圓的場景。

每個人的心里魂牽夢縈的土地就是故鄉(xiāng),人們會把故鄉(xiāng)某種味道的食物當作故鄉(xiāng)的化身。無論離開多少年,嘗過多少美味,心中還是藏著那份濃濃的中秋味道。

下面就和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聊聊屬于他們的中秋味覺記憶吧。

北京 紅白月餅配香茶

“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水果月餅擺滿碟。”這句俗語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慶的過節(jié)情景。

打小在四九城胡同長大的夏威說,記得兒時一到八月節(jié),就看見長輩們忙前忙后,置辦各種美食佳肴,其中印象深的有自來紅、自來白月餅。這兩種月餅是老北京特有的傳統(tǒng)名點,曾經(jīng)因為炮制過程復雜,只用于宮廷貴族之間,后來才逐漸走進尋常百姓家。

自來紅月餅舊時因為常用來祭祀,所以在制作上有嚴格規(guī)定:皮要用芝麻油做,里面放有不同的果仁,還有北京的“青絲”“紅絲”,而且要有冰糖。而自來白月餅所用的材料就比較隨意,沒有特別規(guī)定,只是面是用豬油和的。

因為北京中秋節(jié)月亮升起來都比較晚,所以老北京人吃罷團圓飯賞月時,人們就在四合院擺上桌子,喝喝茶,然后吃紅白月餅。

老北京人以紅白點心饋贈親友,有“清白傳家,紅運當頭”之意,很長時間以來都是中秋禮品的首選。

除了紅白月餅,老北京人中秋節(jié)還要吃“團圓餅”,以象征全家甜甜蜜蜜、團圓和美之意。團圓餅和月餅是有區(qū)別的,前者可以作為主食,而月餅只是茶點。做法是將發(fā)好的面抹上些芝麻醬、糖桂花汁,并碼上些果脯、核桃仁、葡萄干等,一層層疊放在一起,再搟一較大的面餅從上向下將其包嚴成大圓形餅,上屜蒸。夏威回憶說,過去每逢中秋家人團聚時,都要吃這種用白面蒸的多層圓餅。家里有幾口人,就蒸幾層,每一層夾的餡料不同,一個籠屜只蒸一個。

上海 芋艿燒鴨不能少

上海人的中秋節(jié),桌上少不了的3樣是芋艿、毛豆和鴨子。在滬上工作多年的楊靜說,自己并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畢業(yè)那會兒剛來上海的時候,看到芋頭是一點感覺也沒有,也許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原因,起初并不理解上海人對芋艿燒鴨的熱愛。但在這座城市待久了,也不知不覺被這里的飲食風俗所感染,吃過幾次后,終于理解了為什么上海人的秋天離不開這道芋艿燒鴨。

秋天的鴨子肥壯,同時也是收芋頭的季節(jié)。芋頭好吃,去皮卻很麻煩,特別是對于新手來說。一開始用削皮器刮,芋頭個頭小,滑溜溜的很不好處理,手碰到了黏液會很癢,后來才知道削芋頭最好戴手套,也可以先煮好再去皮。

燒好的芋艿燒鴨香糯味美,每一塊都浸透了鴨肉的鮮香,回味無窮。楊靜說,現(xiàn)在她的孩子也特別喜歡吃這道菜,吸收了鴨肉和芋艿味道的湯汁,給小孩拌飯吃非常不錯。每年中秋家宴雖然會做上幾道菜,但餐桌總是有一席之地是要留給這道芋艿燒鴨的。等到孩子長大之后,也許他也會想念一道家里的菜,可能就是這道芋艿燒鴨。

安徽黃山 清香霉干菜月餅

月餅的種類有很多,但在皖南地區(qū),卻流行吃霉干菜月餅。

家在黃山的天呈回憶,以前每到中秋,家里人都會做好幾種土月餅,如麻仁、火腿之類,但這里最有特色的還是霉干菜月餅,雖然有點糙,但是很酥,酥的原因主要是它的皮是油酥皮。

油酥皮做起來很費勁,要搟好幾遍,面粉上要涂上當?shù)氐牟俗延?,翻過來再搟,搟了再上油,再翻過來搟,就這樣重復好幾遍。

不過做好后的月餅,那外皮是真的酥,一層又一層,切開后看得更清楚。油酥皮里包的是家里腌制的霉干菜,口味有股淡淡的甜,吃起來甜而不膩。剛出爐時最好吃,咬一口還能聽到酥皮裂開的聲音。

后來家里人不怎么做月餅了,于是一到中秋便在附近的小作坊買。這個作坊做的月餅和以前家里做得差不多?,F(xiàn)在每逢中秋,都會給在外上班的親戚們買一些寄去,讓他們也能嘗到家鄉(xiāng)的味道,雖然不能一起在中秋團聚,但味覺的共同記憶卻能把大家的心攏在一起。

廣東潮州 最愛美味“地豆方”

“地豆方”是廣東潮汕地區(qū)中秋節(jié)家家戶戶常備的一種甜食。“地豆方”是潮汕方言,其實就是花生糖塊,花生在潮汕方言中叫作“地豆”,顧名思義,土地里長出來的豆子,非常形象。

陳鈺栩的家鄉(xiāng)位于潮州的磷溪鎮(zhèn)。他說,每年進入農歷的八月,過節(jié)的氣氛便日益濃郁,超市和商店里,各款月餅和糕點開始逐漸上架銷售。但看著琳瑯滿目的各類美食甜點,總是讓人想起兒時過節(jié)時奶奶經(jīng)常制作的各種美食,其中就有美味的“地豆方”。

他回憶道,記得小時候,幾乎每戶人家田地里都會種植花生,花生曬干以后,除了拿去賣,都會留一些起來,準備中秋節(jié)制作花生糖塊。

農歷八月伊始,村里人就開始忙碌起來,家家戶戶都在制作“地豆方”。父親和叔父們搬來一個大爐放在庭院中,準備了許多柴火,然后支一口大鍋,將白糖加水熬成糖漿,再加入麥芽糖,繼續(xù)熬煮,直至黏稠,這時就可以放入花生,不停地翻炒,使花生和糖漿完全融合,出鍋后放在一塊洗凈的木板上,用滾縋將花生鋪平散熱,待涼了以后,用刀子將其切成正方形的小塊,“地豆方”就這樣制作完成了。

小孩嘴饞,看著制作好的花生糖塊總是垂涎欲滴。四四方方造型好的,大人們是不允許孩子們拿去吃的,因為這是要用于中秋節(jié)晚上拜月的;只有那些不成形的、零散的,才能讓他們拿去品嘗。那一刻,孩子們總是歡天喜地的,抓起一把,便找小伙伴們一起分享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家里制作“地豆方”的家庭越來越少,中秋之時,便都只能去商店購買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有些失落,有些懷念,或許除了懷念食物,更多的是懷念和家人一起制作美食的那個過程,充滿了無限的溫情和幸福。

廣東中山 鮮嫩田螺吮起來

吳曉曉已離開家鄉(xiāng)廣東中山多年,他回憶起兒時的中秋味道,是充滿著田螺香味的。

吳曉曉說,以前過中秋,每年拜月光(也就是賞月)是頭等大事。芋頭、菱角、柚子以及炒田螺幾樣都是必備美食。每樣食材都有很好的寓意,比如,芋頭形似四代同堂,寓意一家團聚;“柚”與“佑”諧音,所以要吃柚子。當然還有炒田螺。老一輩人在中秋節(jié)吃田螺時,都是拿著一只田螺,對月舉一下,再送到嘴邊一啜,快意十足,說是對月啜螺肉,越啜越明目。

兒時過中秋,他和表哥都盼著早點下課回家,幫奶奶洗螺、剪螺。大家趕回家聚在一起,先用淡鹽水把螺養(yǎng)幾個小時,讓它們把泥沙吐盡,然后拿個老虎鉗逐粒把尾殼鉗開。一家人邊忙活邊聊天,到晚上的時候就邊吮田螺邊拜月光,孩子們也像模像樣地學著老人把田螺先對一下月亮再吃,大人們看了開懷大笑。吳曉曉說,后來自己長大成家,從老房子搬到了高樓小區(qū),兄弟們也散落在全國各地,很難聚在一起,全家老少一起賞月的熱鬧是沒有了,但每年還是會做一盤炒田螺,運氣好看得到月亮的話,邊吮田螺邊賞月,兒時一家人過中秋的那份熱鬧仿佛又回來了。

四川宜賓 香糯糍粑用力打

打糍粑是四川宜賓等地的中秋習俗之一,圓圓的糍粑象征著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宜賓還有“中秋不打糯糍粑,婆娘兒女不歸家”的說法。

洋洋就是宜賓人。他說,這里打糍粑都要用到石盤,他家有個特制的大石盤,圓圓的,直徑約80厘米、厚度約25厘米。打糍粑用的木槌是特制的,比一般飯碗都大,拿起來約8斤左右重。那時他才十幾歲,弟弟比自己小兩歲,每次打糍粑非小哥倆莫屬。

打糍粑看起來挺有意思的,其實特別累。站姿很重要,距離也要恰到好處,兩個人配合還要默契,每次洋洋打30槌就已氣喘吁吁,衣服早就濕透了。所以,要打好一盤糍粑,得苦戰(zhàn)20回合才行,直到看不見整粒米飯,再打兩輪就可以了。打好的糯米是半流動狀態(tài)的,打好后要趕緊交給母親扭成團子。然后,小哥倆趕緊烘干雙手,抹上蠟油,幫母親包上豆末,用“拓子”印糍粑,把一個個潔白如玉、玲瓏剔透的糍粑擺在案板上。

中秋打完糍粑,要喊上家里的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飯,只有吃了柔軟香糯的糍粑,才算過了這個節(jié)。打糍粑是小時候的美好記憶,現(xiàn)在的中秋,省去了打糍粑的繁重,都是在市場上買好,就直接出現(xiàn)在飯桌上了,但吃到的依舊是滿滿回憶,那口軟糯很滿足。

湖北荊州 誘人魚糕端上桌

荊州魚糕是湖北荊州的一道名菜。家鄉(xiāng)在荊州的袁正回憶說,從小到大,魚糕一直都是自己最喜歡吃的一道大菜。

魚糕清香,做起來卻一點都不輕松。每年中秋,母親都要提前制作好魚糕。首先買來幾條鰱魚或草魚,去頭去尾還要去魚刺。然后剁成泥,剁的時候用力要均勻,需要橫剁、豎剁、斜剁、翻過來剁。待到把魚肉剁成魚糜,加上各種調料攪拌均勻,就可以上蒸籠用大火蒸了。大約蒸20分鐘,要迅速在上面刷上一層蛋黃液,這樣切好后會更好看。袁正說,有一次自己試著刷了一次,刷完后雖然薄厚不均,不是很好看,但魚糕還是一樣好吃?,F(xiàn)在自己已結婚在武漢定居,凡是中秋小長假都會帶著媳婦回來探望父母。她也很喜歡吃婆婆做的魚糕,吃完了還要帶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