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運行近三個月之后,歷經一年時間開發(fā)的“早餐地圖”昨天上線,成為上海智慧早餐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張“早餐地圖”,大約容納了108家連鎖企業(yè)總部的信息,有13152條固定網點、746條移動網點信息。早餐網點數量增多了,它直觀反映出上海新一輪“早餐工程”的努力——今年已新增早餐網點1993個,累計達到2505個,早餐網點分布更均勻了,也越來越貼近這項民心工程的要義——中心城區(qū)和郊區(qū)城鎮(zhèn)化區(qū)域已基本實現每隔1000米左右設有早餐網點,讓晨間的“煙火氣”溫暖人人。
數量擴容:步行15分鐘可達早餐供應點
“早餐地圖”上的每一個標記,落在城市空間里都是一個熱氣騰騰的早餐網點。從網點分布看來,原早餐薄弱區(qū)域及“五個新城”被快速填滿。
逸刻九亭地鐵站店是最新上線的一個網點,一周前它才剛剛開業(yè)。走進這家門店,入口處即是口味豐富的烘焙產品,“阿拉用點心”系列是最新研發(fā)上市的,上海風味拿破侖、哈斗、老婆餅等10余款產品與市區(qū)門店同步上新。右側則設了現制現售的熱食檔口,水餃、餛飩、面條在鍋里翻滾,咕嚕咕嚕地冒著熱氣……從品類看,相比過去只有包子、雜糧煎餅、預包裝面包等有限的選擇,如今的早餐品類豐富度、品質感都大為提升。
“我們推出的早餐產品有100多款,僅現制餅類就有8種風味。”該店店長劉林力說,很多顧客專門繞道來門店,就是為了吃頓熱乎乎的早餐,喝杯香醇的咖啡?!粝罗D第六版
汪林是逸刻網點開發(fā)團隊成員之一,他告訴記者,新的網點選址主要以寫字樓、產業(yè)園區(qū)等白領聚集地為主,同時向薄弱區(qū)域以及特殊通路延伸,最近他們已進駐上汽集團、江南造船廠、浦東國際機場、強生出租公司等,不少網點也開在了“五個新城”,并通過數字化手段更好服務周邊市民。截至目前,逸刻早餐網點已有近200家,其中超過30%為新增網點。
市商務委服務業(yè)處處長朱文群介紹,今年上海新增早餐網點1993個,累計已達2505個;新增復合門店634個,累計964個, “早餐工程原定的三年目標,不到兩年已超額提前實現”。從地圖的分布看,今年本市中心城區(qū)和郊區(qū)城鎮(zhèn)化區(qū)域基本實現每隔1000米左右設有早餐網點、居民步行15分鐘左右可達早餐供應點的目標,基本滿足市民群眾早餐需求。
數智賦能:“早餐地圖”提升精細化能力
從老百姓的感受度出發(fā),新增的早餐網點向供應薄弱區(qū)域傾斜,但這也一度給相關企業(yè)帶來困擾:有些區(qū)域人流是潮汐式的,專設網點可能入不敷出,如何破題?發(fā)展智慧早餐,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和創(chuàng)新,成了必然趨勢。
朱文群介紹,經過近一年的持續(xù)建設,上海已形成五大智慧早餐模式。目前推廣最快的是網訂柜(店)取模式,即以便利店、超市、新零售等生活服務業(yè)態(tài)為基礎,配套設置智能取餐柜,提升早餐功能。數據顯示,目前重點早餐企業(yè)已布局網訂柜(店)取點位1186個,累計1545個,計劃明年再新增500個。這使得消費者可以在通勤路上下單,到柜(店)取餐,讓后臺的數據代替人“跑腿”,也避免了早高峰的長隊。
此外,在商務樓宇、產業(yè)園區(qū)投放較多的智能早餐機模式,在張江、陸家嘴、臨港等園區(qū)投放的無人早餐車模式,在青年公寓、科技園區(qū)、大學城等地投放的智能取餐柜模式,以及部分AI社區(qū)食堂模式,組成了強大的“智慧早餐”陣容。目前,上海已設置智能取餐柜900個,投放早餐自助售賣機及無人早餐車206臺,極大降低企業(yè)門店開設成本,有效補充薄弱點位早餐供給。
從可感、可知、可及的維度入手,“早餐地圖”服務則從用戶視角出發(fā),提供全上海早餐服務網點“掌上即查”的體驗。記者打開“隨申辦”上的“早餐地圖”,包括自助早餐機、智能取餐柜、汽車餐廳、社區(qū)食堂等在內的多種早餐網點信息都能“一網打盡”,還能實現地圖導航。
作為平臺和技術支撐方,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應用開發(fā)部部長貝聿運坦言,這份“早餐地圖”的難點在于對流動餐車的定位與管理。 “我們從接口動態(tài)獲取餐車的GPS信息,對車輛進行動態(tài)軌跡跟蹤,并可做到對餐車經營企業(yè)、經營品類、銷售額、品類熱榜等綜合數據進行實時可視化展示。”
建設人民城市,歸根結底是為人民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這份不斷擴容的“早餐地圖”,顯示出上海早餐工程的數字化轉型與精細化管理能力。市商務委二級巡視員賴曉宜表示: “目前上海已建立起早餐網點信息更新機制,明年還將及時做好關閉網點信息刪除、新建網點信息錄入等工作,持續(xù)推進早餐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