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家發(fā)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發(fā)布通知,印發(f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明確提出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而2022年1-4月,全國新增風電并網裝機958萬千瓦,同比增加298萬千瓦,漲幅為45%,裝機提速明顯。“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風電作為清潔能源主力電源之一,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抓手,有望迎來重大發(fā)展機遇。
根據國家能源局規(guī)劃,2022年陸上風電計劃投資額同比增長13.3%。2021年全國公開市場風電招標量達62.78GW,大幅增長80%,將有力拉動今年風電新增裝機量。東莞證券分析師劉興文指出,5月30日,兩部委發(fā)布《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fā)展的實施方案》,提到,推動風電項目由核準制調整為備案制,未來風電項目的審核將有望加快。另外,繼廣東省后,山東省也明確了對于2022-2024年在山東建成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給予省財政補貼,省級補貼的落地將進一步促進海上風電的發(fā)展。
華西證券分析師楊睿指出,從2014年到2021年風電累計并網裝機復合增長率達19.1%,風電占總裝機容量的比例也在持續(xù)增長。短期看,風機大型化趨勢顯著,整體成本快速下降。大型風光基地項目的持續(xù)推進及海上風電降本加速,風電景氣度有望提升;中長期看,風電是實現我國雙碳目標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持續(xù)看好風電行業(yè)的裝機需求及發(fā)展空間。建議投資者關注大金重工、日月股份、東方電纜、新強聯、天順風能、運達股份、明陽智能、金雷股份等。
潛力股精選
大金重工(002487)
公司2018年以來主業(yè)聚焦風電塔筒,產品包括海、陸風電塔筒及海風基礎,收入占比98%以上。公司塔筒產能快速擴張,蓬萊基地碼頭優(yōu)勢突出,持續(xù)推進“兩海戰(zhàn)略”。在風電行業(yè)高景氣背景下,產能釋放疊加管理改善,公司量利齊升。東吳證券指出,公司定增募投7-13MW海上風電葉片320套,有望于2023年投產。風機大型化趨勢下,長葉型快速迭代將加快小葉型產能出清,公司布局長葉片產能具備后發(fā)優(yōu)勢。此外,大葉型對生產場地和運輸半徑要求更加苛刻,公司利用蓬萊基地的區(qū)位優(yōu)勢,運輸半徑可以輻射山東海上風電場。山東十四五海上風電裝機目標5GW,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日月股份(603218)
公司擬向實控人定增10億元用于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發(fā)行后實控人持股比例將由57%上升至60%,實控人股權比例提高。本次增發(fā)有助于緩解公司近年來因為持續(xù)產能擴張帶來的現金流壓力,使得公司舉債和償債能力進一步提升,彰顯實控人對公司長期發(fā)展趨勢向好的信心。浙商證券指出,公司原材料生鐵、廢鋼、輔材樹脂以及能源焦炭等價格受大宗商品價格影響預計將逐步回落;技改方面:樹脂用量優(yōu)化項目預計在三季度逐步完成;煤改電項目預計到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基本可以完成。技改降本的效果預計將逐季體現出來,公司盈利能力將得到修復。
新強聯(300850)
公司主營高端回轉支承,下游覆蓋風電、盾構機、海工設備等領域,與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中鐵裝備、振華重工等行業(yè)龍頭保持緊密合作。在風電業(yè)務放量驅動下,公司業(yè)績實現了快速增長。東吳證券指出,公司大功率主軸軸承持續(xù)突破,5.5MW和6.25MW已開始向明陽智能批量供貨;獨立變槳技術成熟,在偏航&變槳領域具備技術迭代成長邏輯。此外,2021年募投加碼大功率主軸軸承、偏航&變槳軸承,預計2023年達產年產值16.3億元;2022年募投布局齒輪箱軸承,預計2026年達產年產值15.35億元,風電軸承業(yè)務仍有望持續(xù)擴張。
天順風能(002531)
公司一季度太倉、鄄城、濮陽工廠的生產、物流及客戶需求均受疫情影響較大,導致塔筒交付同、環(huán)比均出現下降。產能預計5月恢復正常,北方包頭工廠、商都工廠、通遼工廠通過彈性擴產彌補1-4月停擺的產能。公司目前在手訂單80萬噸,各工廠排產飽滿,我們預計全年塔筒出貨量約80-90萬噸。東吳證券指出,湖北沙洋、內蒙商都、吉林乾安工廠的葉片產能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屆時公司擁有合計25條以上超大型葉片產線,規(guī)劃年產能達到2000套。在葉片產能整體供大于求的背景下,通過加強與主機廠的合作,有望進一步帶動公司葉片的銷量,提升市占率。
標簽: 新型基建拓展風電市場 大金重工 日月股份 新強聯業(yè)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