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理”二字貫穿了方學理的教育人生。
方學理生長于鄉(xiāng)村。在他的童年記憶里,家中日子過得緊巴巴,母親卻會擠出錢給孩子們訂雜志。那是家中孩子童年的光,也是方學理長成大樹的種子。
大學時,化學學科的嚴謹之美,賦予方學理理性的視野,進而使他養(yǎng)成了扎實肯干的教育教學風格。
(資料圖)
履新岳陽市第五中學(下稱“五中”)校長后,他從二十多年的學習經(jīng)驗中提煉出教育與成長的方法論——那是學習與自我的連接,亦是成長與生活的連接。
抓住機會的人
在辦公室的案頭上,方學理最寶貝的東西有兩樣。一樣是五中孩子的情況摸底表,另一樣則是六本厚厚的、A4紙大小的筆記本。筆記本里,貼著他裁剪下來的教育教學類文章,來自《人民教育》《上海教育》等,上面批注滿滿。
自2018年任副校長起,碰到有感觸、有啟發(fā)的文字,方學理都會以這樣特殊的方式將其珍藏起來。他會時時翻看、回味,并把它們單獨存在電腦里的“校長學習資料包”文件夾中。
從“堅持學習是一種優(yōu)秀習慣”到“思,然后知不足;學,然后不知足”,四年時間倏忽而過。方學理從競聘中脫穎而出,成為五中的“掌舵者”。
閱讀習慣刻在方學理的骨子里。教育學、化學專著,文史哲作品,時評文集等,是他的書桌???。堅持閱讀和學習,讓機會“垂青”著這個有準備的人。
1999年夏,岳陽縣第一中學招聘化學老師。彼時,是方學理在鄉(xiāng)村初中教書的第二年。學校的校長幫他報了名。不負所望,他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在縣城高中教書的兩年,他穩(wěn)扎穩(wěn)打,磨煉自己。其間,岳陽市舉辦了第一屆“金鶚杯”教學大賽,方學理代表學校賽課。那時,方學理的普通話鄉(xiāng)音重,他便用錄音機,將賽課的稿件錄下。十幾個夜晚的打磨,他一個字一個字地捋順自己的發(fā)音。聲情并茂的課堂,讓他拿下了教育生涯中第二個重要的“第一”,捧回了“金鶚杯”金獎獎杯。那年,他24歲。隨后,他作為巡回示范課的代表,到岳陽各地上課,好評如潮。
后來,在岳陽市的教師招聘中,他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岳陽市第八中學。之后,從年級組長,到政教副主任、辦公室主任、校長助理、副校長、校長,方學理一路沉淀,以持之以恒的學習,追求著赤誠的教育夢想。
“做校長,我也是邊學邊做。”方學理笑著說,“讀過的書,看過的事,做過的嘗試,都是積累。”
專業(yè)成長的人
在五中的校園書店,“青年之家”的牌子格外醒目。幾十平方米的活動室里,會議區(qū)、閱讀區(qū)、咖啡區(qū)等一應俱全。教師們在這里閱讀、交流、茶歇,放空自己。這方“自由”天地的落定,蘊含著方學理對青年教師成長模式的理解。
到五中后不久,方學理發(fā)現(xiàn),這里近四成的教師是青年教師。回想初為人師的青蔥歲月,方學理深有感觸:青年教師最需要的,是專業(yè)的引領。于是,“青年教師成長模式”計劃在五中啟動。
在五中,每位青年教師都有成長檔案,從“修養(yǎng)、學識、教學水平、研究能力、管理技巧”五個維度敦促自己的成長。與修養(yǎng)、學識對應的是讀教育理論、寫教學反思、參加讀書沙龍,即每學期至少讀兩本書、參加兩次讀書沙龍、寫兩篇論文;與教學、教研對應的是“青藍工程”,新進教師與老教師簽訂師徒協(xié)議,聽課后再上課,每學期至少上兩次公開課;管理技巧對應的是新進教師的“管理見習期一年制度”。《教育的理想與信念》《不做庸師》等已是五中所有教師的必讀書。
五中的青年物理教師鄒琪,是一名班主任,也是學校的團委書記。“上課、讀書、寫作、組織學生活動……”說起上學期的校園生活,他頗有感觸。他說,青年教師成長檔案幫他理順了方向,有限的時間內(nèi),他能做到的事情更多了?!澳米x書來說,我以前基本上是碎片化閱讀。上學期,我讀完了《大秦帝國》《活著》,真正感受到了閱讀的力量?!?/p>
“一年站穩(wěn)講臺、三年站好講臺、五年成為骨干……”這是方學理曾經(jīng)的成長之路,也是他在五中探索并實踐著的青年教師成長之路。
明辨是非的人
2022年春季開學報到當天,春寒料峭,梅溪鄉(xiāng)胥家橋村附近卻有著溫暖的一幕——一位老奶奶躺倒在地,額頭紅腫,五中的學生劉軼航看到后,將其攙扶進了衛(wèi)生所,并墊付了醫(yī)藥費。
劉軼航的溫暖之舉,是五中“宏志教育”的生動體現(xiàn)。
“宏圖報黨恩,志遠為國強。”自1999年五中在省內(nèi)第一個開辦“宏志班”起,二十多年來,兩千多名品學兼優(yōu)的“宏志學子”從五中畢業(yè),在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
“塑造學生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狈綄W理如此闡述他對“宏志”的理解。明辨是非,是尊重事情的理性,亦是深入生活的實踐性。
在方學理看來,理性與實踐,首先體現(xiàn)在課堂。正如在他的化學課堂上,學生的行為和提問都是自由的:學生困了,可以挨著窗戶站立;問題可以千奇百怪,只要和化學相關,都可以提。論及調(diào)味劑、增色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等專業(yè)名詞時,方學理會以學生桌上的飲料成分表為例;談及衣物的成分時,他則拿著衣服上的標簽侃侃而談……
走進工廠,感受科技的進步;走進自然,感受生命的力量……這些都是五中學子社會實踐活動的標配。方學理會帶學生在汛期看長江的奔涌,在枯水季看河床上的縱橫交錯;帶學生參觀打印機工廠,“觸摸”現(xiàn)代化的流水線;到造紙廠“考察”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參觀完紙廠后,學生李彭宸說:“我一直以為造紙對環(huán)境污染大,這次參觀顛覆了我的看法。原來,紙廠造紙、制漿生產(chǎn)線用水,要經(jīng)過30多道處理工序……”
個人習慣、人生理想與家國情懷,潛移默化地根植在學生內(nèi)心。在方學理看來,這些都是“明辨是非”的要義,也是教育與成長的題中應有之義。
瀟湘晨報記者楊麗芳 黃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