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文化 >

小舍得更是在掂量人性 仍然是有待發(fā)現(xiàn)的生活

2021-04-30 10:50:52 來源:文匯報

《小舍得》劇照

相比于《小歡喜》《小別離》以及《虎媽貓爸》等一系列與基礎(chǔ)教育相關(guān)的國產(chǎn)劇,正在播出的《小舍得》對“內(nèi)卷焦慮”的表現(xiàn)力度有增無減。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的稀缺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有更多的人可以在子女教育上投入,便會有更多的人被卷入育人競賽,教育的成本越高,失敗的幾率和代價也會越大。只有50~60%左右的孩子能夠進普通高中,這在以前是理所當然,如今則變得不可接受。劇中南儷這樣的 “80后”是當下 “上有老、下有小”一代的縮影,作為曾經(jīng)萬眾矚目的獨生子女一代,他們代表著全新的培養(yǎng)模式。這種全新一方面體現(xiàn)在自己的經(jīng)歷里:他們最早經(jīng)歷了奧數(shù)班、才藝考級等等;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下一代的教育上:他們剛剛開始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卻已經(jīng)成為“小升初”孩子的家長,他們驚恐地發(fā)現(xiàn)升學并非記憶中的“一戰(zhàn)定勝負”,而是延展為一條如此寬廣而漫長的戰(zhàn)線,而這戰(zhàn)線首先是為他們而設(shè)。一句深長的嘆息在整部劇中回響:我們的孩子有可能考不上我們的母校,未來的他們有可能在各個方面都不如我們,真不甘心啊!

她那精致而略顯剛硬的面龐,有資格成為《小舍得》標志性的表情

劇中最動人的一句話來自于主人公南儷母校雅德中學的校長:“熱愛生活才能熱愛學習,而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一生都熱愛生活。”這話讓南儷和丈夫夏君山激動不已,然而他們馬上發(fā)現(xiàn),要回到南儷的母校竟然如此艱難。南儷必須要將兒女的戶口遷到其父親和繼母處,而她剛剛與繼母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宣稱再也不踏進父親的家門。于是再一次一連串的討好、妥協(xié)與交易,再一次將所有劇中人卷入其中。這中間沒有可以超脫的人,南儷和夏君山這對恩愛夫妻甚至愿意為了孩子入學而假離婚,這雖然是自我犧牲的行為,卻使得他們不再有資格占據(jù)道德高地,他們?yōu)楹⒆铀龅?,與所有打了雞血一般的父母,如南儷的繼妹田雨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同樣沒有退路,甚至是更沒有退路,他們有自己珍視的生活方式,卻不敢為了維護這種生活方式而犧牲孩子的未來。其中糾結(jié)之處在于: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有可能是一個不快樂的孩子,但與沒有考上大學的孩子相比,仍然有可能是幸福的,而這正是因為他的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在這個問題上,一個教育理念更為先進的人的選擇,與任何普通市民沒有區(qū)別。

正因為如此,這遠不止是又一部討論何謂理想基礎(chǔ)教育的作品,更是一部掂量人性的作品,尤其體現(xiàn)于作為全劇副線的南儷和田雨嵐的沖突。十幾年前,一個沒受過多少教育的女性將南儷的父親從她那大家閨秀的母親身邊“搶走”;十幾年后,這個女性的兒孫輩似乎又要搶走南儷的兒女受更好教育的機會。

蔣欣扮演的田雨嵐是一個既復雜又簡單的人物,她那一刻不歇的 “媽氣”多半是因為“拖油瓶”的身份和“三本”學歷。不過她的做法雖然夸張,對兒子的愛卻并不扭曲;她的確是在借兒子的人生來補償自己的人生,卻還沒有到喪失理智的程度。作為繼女,她一旦面對南儷這個正牌女兒,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怨恨,但這怨恨并沒有完全消磨掉她的善良與感恩。如此種種形成沖突,這種沖突可以稍加戲劇化地演繹,田雨嵐那相對市井的身份給了蔣欣快意恩仇的發(fā)揮空間。

南儷則不一樣,她不能進行太過激烈的情緒轉(zhuǎn)換,她有更多的體面需要維持,一旦情緒崩潰,她無法像田雨嵐那樣迅速修復自己。與他人相處時,她沒有生母那種心安理得的公主范兒,這或許是名校教育的結(jié)果;但同樣是這個名校教育,讓她格外依賴一種高高在上的道德語言。她對田雨嵐說:我有兩個小孩,我的 “媽氣”也沒有你重!這表達的與其說是自信,不如說是緊張。南儷的隱憂是,倘若這個世界忽然失去秩序,所有人要重新爭奪生存的權(quán)利,那勝利者很可能是田雨嵐而不是她,既因為田雨嵐較少道德的負擔,也因為她有成績更出色的兒子。

南儷的憂懼總是與輕蔑雜糅在一起,她的善良中也往往摻入偽善。她可以為兩個孩子奮不顧身,卻又害怕因為孩子而喪失自我,她寧愿丈夫替自己將孩子抱得更緊一些。她對田雨嵐母女的態(tài)度多少有些居高臨下,有時甚至惡語傷人,但所受的教養(yǎng)又不允許她對自己的粗暴無動于衷。她有一種一點就著的正義感,常常義正辭嚴地與他人公開爭執(zhí),但她自己也未必能分得清楚:這究竟是因為執(zhí)著于某種信念,還是敏感于他人對自己是否尊重?這種復雜的狀態(tài)難以定性更難以量化,它不是戲劇化的而是小說性的,它如何被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宋佳這個演員所能給出的東西。應該說,宋佳的表演足夠優(yōu)秀,她那精致而又略顯剛硬的面龐,矜持內(nèi)斂卻又時刻流露出焦慮與敵意,有資格成為《小舍得》標志性的表情。

那種看上去由焦慮所推動的生活,仍然是有待發(fā)現(xiàn)的生活

幾位主演在訪談中宣布,我們這并不是一部販賣焦慮的劇。國產(chǎn)劇早已經(jīng)形成了這樣的共識:沒有生活是黑白分明的,自私與無私、刻薄與溫情、霸凌與庇護總是相伴相隨,仿佛鋼琴的黑鍵白鍵。而與《小舍得》緊密相關(guān)的另一共識是:只要涉及孩子,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也就是說,之所以劇中人在生活中既有對立又有協(xié)作,既是因為生活的復雜多元,也是因為生活中有一個單一,卻無所不在的原則:為了孩子。沖突是為了孩子,和解是為了孩子,感動也是為了孩子。一大家子人一旦在一起吃飯就會吵架,但一家人吵架了還是要靠吃飯去和好,不僅因為吃飯有著儀式感,還因為吃飯中的主題永遠都是孩子。但是此處的 “為了孩子”并非只是發(fā)乎本能的舐犢之情,而是凝聚了中國人的犧牲精神、面對困難的斗爭精神和對家庭的強調(diào),甚至包含了一種超越階層區(qū)隔的力量:父母有差別而孩子無差別。

我們可以做的選擇是“為了孩子”或者“不要孩子”,一旦有了孩子而放手不管,只能成為田雨嵐丈夫顏鵬那樣不負責任的人。顏鵬并非不愛自己的兒子和妻子,他只是不愿意親身跳進“內(nèi)卷”的肉搏戰(zhàn),滿足于以目光表達支持,滿足于說服自己:人生最幸福的事是“用父母的錢給老婆買包”。夏君山則是更富道德感的父親,他在事業(yè)上大有可為,在家庭中卻甘心做妻子的影子,始終如一地與妻子并肩作戰(zhàn)。扮演夏君山的佟大為在訪談中說自己對“舍得”的理解是:舍掉自己不適合這個大家庭的東西,然后得到這個大家庭。我們可以就此發(fā)揮說,所謂“舍得”不是讓孩子舍得現(xiàn)在的快樂,而是讓這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80后”家長們舍棄自以為是,心甘情愿地與一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擠在學校大門口,等待他們的孩子如同等待唯一真實的未來。

中國的百姓常常熟悉這樣一種氣氛:當家長們從走出重點小學校門的小小行列中認出自家寶貝時,他們并不只是再一次獲得激勵,繼續(xù)追逐讓子女做人上人的夢想,也是再一次獲得撫慰——一個“歸根結(jié)底屬于孩子”的未來是我們可以無差別地擁有的,而正因為有這樣一個未來,我們也就沒有什么本質(zhì)差別。帥氣、溫和的夏君山在私家車邊等著他的女兒歡歡,他有時會將家政阿姨的女兒米桃同時接回,然后大家同桌吃飯。米桃雖然來自城市務工人員家庭,卻智力出眾,學習優(yōu)異,處處得到呵護。米桃羨慕歡歡能擁有南儷和夏君山這樣的父母,但是后者也羨慕她的父母。這未必就是崇高深刻的情感,但也絕不是膚淺的東西。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jié):《小舍得》在網(wǎng)絡平臺播出時,有一則反復插播的廣告是蔣欣代言的某課外輔導App(廣告語是“還好子悠的學習不用我操心”)。這被很多人解讀為以“后設(shè)”的方式暗示了電視劇所反映的現(xiàn)實在很長時間里將繼續(xù)存在。我們當然不指望一部電視劇能夠給出教育改革的方案,它只是一面凹面鏡,將我們的面容放大,將那些既普遍又特殊的歡樂與悲愁顯示出來。至于說一部電視劇是否在販賣焦慮,不在于它是基于事實還是瞄準“熱搜”,是要引發(fā)批評還是鼓動盲從,而在于它能否說服我們,那種看上去由焦慮推動的生活,仍然是有待發(fā)現(xiàn)的生活,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對它的反思,一如學習對它的熱愛。

(作者湯擁華為華東師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