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人物 >

爸爸帶15歲孩子搬磚 干了四天還是覺得學習好啊

2021-04-14 08:31:35 來源:錢江晚報

最近,一段視頻突然爆紅網(wǎng)絡(luò),視頻中的小男孩喘著粗氣,身上粘滿泥沙,癱坐在地上。一名男子問道:“累不累啊?讀書好還是干活好?”小男孩答道:“讀書好,讀書好。”

據(jù)小時記者打探,視頻中是一對父子,拍攝于杭州臨安的一處工地。

原來,這位父親為了讓自己有些厭學的小孩體會到干體力活的辛苦,特地帶他到了工地搬磚。對此,網(wǎng)友紛紛評論:“用這樣的方式教導小孩,才能讓小孩懂得好好讀書”、“這個爸爸教孩子有一套”。

當然,也有網(wǎng)友表示質(zhì)疑:“這樣的方法,也不適用于所有孩子吧,有些甚至會造成逆反心理。”

在抖音上,這段視頻有上百萬的點擊,評論無數(shù)。

4月11日下午,小時記者聯(lián)系上視頻中的父親“晨爸”,他坦言自己只是記錄生活,并沒想到會這么火。

記者了解到,晨晨今年14歲,在臨安一所中學讀初二,在晨晨四歲的時候,晨爸就和晨晨的母親離婚了。在這之后的十年里,晨晨一直和爸爸在一起生活。

晨晨跟著爸爸擺過地攤、去過工地,雖然一開始生活談不上富足,但父子倆互相照顧、互相鼓勵,晨爸也從一開始的工作不穩(wěn)定到現(xiàn)在慢慢穩(wěn)定。

憶苦思甜的晨爸,經(jīng)常想到自己當年因為沒好好聽父親的話,沒能好好讀書,所以成年后能選擇的工作機會就少很多,感覺很吃虧。

“因為沒文化,在我身上吃過的虧、吃過的苦,我不想讓我的兒子再經(jīng)歷一遍,所以在他這個年齡,學習才是最重要的。”晨爸聲音沙啞地跟小時記者說。

晨晨和晨爸,照片經(jīng)父親同意使用

晨爸說,晨晨在讀小學時成績一直不錯,在班級里排名靠前,晨爸對兒子也一直很放心。但是,晨晨上了初中,并進了“重點班”之后,成績卻一路下滑。

這讓晨爸有些不安,“我的小孩是不是在學校里受欺負了?他是不是不習慣初中的學習生活?……”

后來,晨爸找到老師溝通,又找兒子聊天,才找到了原因。原來,小升初后,課業(yè)壓力一下子變大了很多,晨晨有些吃不消,逐漸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

在去年7月的暑假,這種情況有加劇的傾向。“他從早上起來就拿著手機玩游戲,玩到停不下來,怎么說都不聽。”晨爸有些惱火,就決定讓他在最悶熱的夏天,體驗一下在工地干活的辛苦。

于是,晨爸就帶著晨晨,來到了自己工作的一處工地,讓當時還只有13歲兒子干起了搬運泥沙磚頭的工作。

第一天,晨晨還嬉皮笑臉地,覺得很好玩。

第二天,晨晨就有點不想干了,但最后咬著牙還是去了。

第三天,想放棄了,晨爸就跟當時的包工頭說好,要對晨晨嚴厲一些。

第四天,晨晨癱倒在地上,手上還有血泡,這才有了視頻中的那一幕。

晨晨這樣在工地干了四天活之后,晨爸說,能明顯感覺到兒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有了較大轉(zhuǎn)變,那段時間開口閉口聊的都是學習。

那么,從那以后,晨晨的成績有好轉(zhuǎn)嗎?晨爸說:“我倒不是希望他的成績有多好,我只希望他能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能培養(yǎng)出學習能力。畢竟,態(tài)度決定一切。”

那晨晨在學校里的表現(xiàn)怎么樣呢?晨晨的老師有感覺到他的變化嗎?記者嘗試聯(lián)系了晨晨的老師,但老師表示不想對這件事情有過多的評論,他認為這樣可能會對晨晨的成長產(chǎn)生不必要的影響。

晨爸也跟老師是同樣的觀點,他說,視頻爆火以后,他特意找兒子開誠布公地聊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以前怎樣生活,現(xiàn)在還是怎樣生活,你千萬不要有壓力。”

一位父親對兒子的叮囑,總是很樸素卻很感人。

晨爸也回憶起晨晨讓自己感動的一件事,在去年6月份,自己腳受傷了,在回家路上有一條小巷子車是開不進去的,晨晨就主動要背爸爸回家。晨爸當時強忍住眼淚,因為他知道他是晨晨的靠山,一定要頂住。

而現(xiàn)在,晨爸唯一的想法就是讓視頻爆火這件事慢慢平息下來,讓自己和孩子回到以前的生活。自己還是會像以前那樣在網(wǎng)絡(luò)平臺上記錄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他也希望世上每一位孩子都能有一顆學習的心,能有所作為。

父與子,如水淡薄;父與子,如血濃厚。

對于這位父親的做法,心理專家怎么說?

孩子厭學帶他去搬磚?對于這位父親的良苦用心,心理專家是怎么看的呢?這樣做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成長?小時記者就此采訪了杭州納百川的(心理)咨詢師范琍云。

她表示,對于孩子來說,讓他擁有這種體驗是可以的,但作為家長,需要注意教育方法。

首先,你要真正了解孩子厭學的深層原因是什么。這需要與孩子多溝通,真正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在這個視頻中,這位父親在與兒子對話時,如果能融入一些情感的交流,那就更好了。比如,可以先問問孩子,在工地干活累嗎?第二,感謝孩子對爸爸做法的理解;第三,問問孩子,幾天的勞動體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最后,爸爸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最近出現(xiàn)的不喜歡讀書的問題,能不能跟爸爸說說你遇到了什么困難嗎?

父母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要首先去了解孩子的感受,當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父母理解的,那么他(她)就愿意敞開心扉。

“個人認為,讓孩子體驗生活是一種社會化教育,也是教育方法的一種。同時,父母還是要更多地給予孩子心理需求的愛,僅僅單一地讓他們體驗體力勞動,雖然目的是讓孩子體會爸爸的不容易,但作為一個孩子,他可能并不能全部感受到父親的苦心。”范琍云建議,視頻中這位孩子的爸爸應(yīng)該首先去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是什么原因引發(fā)的,知道孩子在學習時遇到了哪些困難,然后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才能真正幫到孩子。

如果孩子的抵觸情緒沒了,根本不用父母說教,自然會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比大人更明白,他/她處在這個年齡的任務(wù)就是學習,“我們要堅信:每個孩子都是愿意向上的,作為父母我們對孩子的所思所想,又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