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我們過去的一部分,現(xiàn)在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未來也是決定我們成敗的關鍵。”無論是在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的演講,還是此間接受新華網記者的采訪,身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的蔡澈(Dieter Zetsche)不斷強調對于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強大信心和在進一步的開放與合作的環(huán)境之下加大在華投資的決心。
蔡澈表示,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體,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而且中國已進入尖端創(chuàng)新時代,包括戴姆勒在內的很多公司受益于中國改革開放所釋放出的巨大經濟成就。“我們一直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xiāng)。我們愿意和中國企業(yè)一道,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參與到中國市場的技術創(chuàng)新中。”
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去年中國汽車市場遭遇了28年來的首次負增長,今年前兩月形勢依然嚴峻。根據(jù)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公布的最新數(shù)據(jù),2019年1-2月,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7.6萬輛和385.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4.1%和14.9%。面對整體市場的放緩,對于未來的表現(xiàn)有著怎樣的預期?
蔡澈稱,整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處于動態(tài)之中,在各種外部環(huán)境的綜合影響下,現(xiàn)在的市場充滿不確定性。
“今年兩會期間,中國政府宣布4月1日起將下調增值稅稅率,從市場中長期來看,我們相信這對市場將有一定的正向刺激。我們第一時間做出響應,3月15日宣布調整梅賽德斯-奔馳中國市場全部在售車型的廠商建議零售價。”后續(xù),中國政府或將出臺系列關于促進消費的政策和計劃,這將為整體市場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契機。
“近期中國政府釋放的一系列積極信號給我們很大鼓舞,可以再次強調的是,我們對中國市場未來發(fā)展充滿信心,我們相信進一步擴大開放將帶來更多機遇。”蔡澈說。
與伙伴真誠攜手、合作共贏
“‘堅持擴大開放 促進合作共贏’,這既是中國過往成功經驗的高度概括,也是通往未來成功的路線圖。”蔡澈不斷重申合作在發(fā)展中的重要性。
2005 年戴姆勒在中國組建了合資公司開始進行本土化生產。從零開始,現(xiàn)在中國已經成為戴姆勒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并且在未來發(fā)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2018年,奔馳+Smart品牌的銷量同比增長11%,達到65.3萬輛。
“我們在這里的成功與合作伙伴北汽集團密不可分,雙方合作可追溯到克萊斯勒集團時代的北京吉普,這也是外資在中國汽車領域最早的合作之一。與北汽的成功合作堅定了我們持續(xù)在中國市場加大投入的決心。目前,我們在中國市場的合作 關系不僅限于產品的生產和研發(fā),也正逐步將整個價值鏈進行本土化,這也彰顯了我們對于這個市場的信心。”
積極參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瞰思未來
得益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的推動,中國在數(shù)字化和新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在汽車行業(yè)形成了包括智能互聯(lián)、自動駕駛、共享出行、電力驅動為主要內容的新趨勢。
蔡澈堅信,上述領域與戴姆勒“瞰思未來(C·A·S·E)”戰(zhàn)略高度相關,中國這些方面的領先將有力助推這一戰(zhàn)略的順利進展和目標的實現(xiàn)。戴姆勒將積極與中國的企業(yè)一道,參與到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中。
“我們正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大規(guī)模投入,致力于重塑出行的未來。我們的電氣化戰(zhàn)略包括了純電動車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以及 48 伏智能電機技術。我們當然不會止步于此,我們的目標是力求打造全方位的客戶體驗,包括充電解決方案以及與新能源汽車產品相關的各項服務,也包括渠道體系等。”
據(jù)其透露,戴姆勒將繼續(xù)深化與本土合作伙伴的關系,包括和北汽集團共同投資在北京奔馳國產純電動汽車和動力電池。首款國產奔馳純電動SUV車型EQC將在今年下半年登陸中國市場。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能源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會適時進行國產。此外,也將與比亞迪攜手,繼續(xù)對騰勢產品加大投入。
作為首家獲得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牌照的國際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在通往自動駕駛的路上正穩(wěn)步前行,并開始相應技術的路測。此前,戴姆勒還宣布與寶馬攜手在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合作,包括下一代 L3/L4 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fā)。在未來城市出行的探索方面,戴姆勒投資了飛行技術初創(chuàng)公司 Volocopter,希望能提出解決城市擁堵問題的新方案。
“我們的目標是在客戶選擇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仍然保持我們的競爭力,持續(xù)不斷地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最具吸引力的產品和服務。”(記者 吳曄)